許多父母都知道要教孩子收玩具,但究竟為何要培養孩子收玩具的好習慣?其實收玩具的過程中,可以協助孩子發展四項能力。
首先是專注力,
教孩子分類收玩具,或陪孩子想出更多樣化的收玩具方法,可以延長孩子對某一件玩具的注意力時間,因而加強孩子的專注力。
第二是理解力。
三歲以上的孩子就能慢慢理解收玩具的步驟,譬如如何拆解這個玩具、要收回哪一個桶子等,而孩子的理解力愈高,愈能記住收玩具的步驟。
第三是認知力。
兩歲以上的孩子就能教他們分辨玩具的形狀、大小、顏色,及時間感等。有些孩子很沒時間感,明明要出門了,還慢吞吞的拿著玩具走來走去,這跟從小沒有建立多久時間要完成工作的概念有關,如給孩子一首歌時間,請他們收拾好玩具。
第四,收玩具是孩子建立自律的首要基礎。
四歲以上的孩子就應該要有認知,這是他弄亂的,自己要負責處理,並思考處理的方法,若不處理會有哪些後果。
也就是說,收玩具必須具備以上四項能力,也代表著收玩具可幫助孩子培養這四項能力。
◎AGE 1-2
基本上,一到兩歲的孩子還不太有因果邏輯概念,他們不懂為何倒出來的玩具要收回,也無法理解收玩具的重要與好處,若父母急著在這時要求寶寶收玩具,很難產生正面的效果。
況且一到兩歲的孩子正處於感覺運動時期,他們很在乎感覺,要能滿足他們視覺、聽覺、觸覺等感官的事情,才會有興趣。
因此,比起收玩具,一到兩歲的孩子反而更喜歡那種玩具倒出來的轟隆隆聲響,以及五顏六色、各種形狀玩具倒滿地、數大便是美的視覺感受,以及隨處可抓、可踩玩具的觸覺感受。
面對此階段的孩子,父母不用急著教他們收玩具,同時了解,小孩不是天生就會收玩具,仍要透過成人的協助與引導才學得會。不妨讓孩子從練習對稱開始,並透過可得到感官快樂的遊戲設計,讓幼兒在遊戲中自然且愉悅的學習收玩具。
◎AGE2-4
兩歲是最常講「不要」的年紀,常常聽到父母跟孩子說:「你玩完玩具要收喔。」兩歲孩子常是想也不想的回答:「我不要。」
由於兩歲孩子已經開始學習用語言表達想法,卻常常是負面語言比較強勢。不過,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想講不要,並非心裡真的不要。
對此,父母要理解兩歲孩子心口不一的狀態,情緒也不要繞著孩子的「不要」走,先忽略孩子的回應,自己開心的示範收玩具,把收玩具當成玩遊戲,兩歲孩子看到好玩的樣子,就會跟著一起來做。
基本上,三歲孩子已經慢慢理解玩完玩具要收玩具,因此,當三歲孩子說不要,他們心裡真的不要的成分會居多,父母就要試著去了解孩子不要的原因,才能找出相對應的教養方法。譬如他的心態是,我知道要收玩具,但我還沒有玩完,為什麼現在就要收玩具?為什麼要照著你的指令做?
◎AGE 4-6
基本上,四到六歲孩子的同理心逐漸成熟,有一定程度的思考能力,手部靈活度也夠發達,若前兩個階段的能力已養成,他們應該可以理解收玩具的目的,也可以獨立收拾好玩具。
若到了這個階段,還是沒有養成收玩具的習慣,也許是父母的教養方式言行不一致。基本上,四歲孩子已懂得察顏觀色,當媽媽說:不收玩具,要把玩具丟掉,但玩具還是一直都在時,他們就會發現,媽媽說說而已,不會真的丟,我也不用太認真收玩具。
當父母的恐嚇言語愈來愈多,卻總是無法確實執行時,孩子對成人的教養信任感會愈來愈薄弱。因此,父母要定好明確的收玩具規則,而且親子雙方都要執行,這樣四歲以上的孩子才會正視收玩具這件事。
孩子不管多大都需要鼓勵,即使收玩具是每天該做的事,父母也不要吝於給孩子讚美,而且要讓孩子知道他哪裡棒,收拾好玩具對別人有什麼貢獻,這些也都可刺激孩子的內在動機。
全文未完~怎麼做…http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…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小鳳開團中:德國愛傑卡Hape木製系列~
http://blog.xuite.net/kiwe1002/0816/225020064
下期將開兒童電動車、名星最愛的澳洲手工鞋OLD SOLES、HELLO KITTY系列玩具、RADIO FLYER 都在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ikids (記得加入唷)